当前位置:工作总结网>学校>中学>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21 21:02:24 中学 我要投稿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集锦九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教学工作总结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集锦九篇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多年来,马尚一中教学管理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着力点,以一颗爱心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和谐发展为中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教育科研,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简要介绍:

  一、 科学建制,规范行为。

  学校管理可以分为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前者的管理是要 培养出一批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合作、有爱心、有事业心、有较高的教育 教学能力的教师,后者的管理是要培养出有爱心、有进取心、有一定学习能力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管理学生的关键在教师、 而管理教师的关键在学校领导。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搞好了,教师就会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做扎实。学校的精致化管 理要求学校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转化。 多年来,马尚一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管而不 死、活而不乱、决而不绝、宽而不松、细而不碎、严而不苛、疏而不漏”的管理 制度,用制度去引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用制度去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学习工作有目标,前进有方向。为此,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由教务处起草, 经过全体教师的充分讨论制定出了备 课制度、上课制度、辅导制度、作业批改制度、教科研制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细则等各项制度,每逢开学初由教务处负责印刷成册发到各教研组,先让全体任课教 师认真学习,知道本学期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度制定出本学期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 使每学期的各项工作在计划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例如同组备课制度:同组备课是课改的最有效途径,我校的同组备课本着“个人先有思路、小组集体评议、修改形成定稿、课后深刻反思”的原则开展。其中最重要的过程是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过程中,既要有重点发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广益,在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中,大家畅所欲言,重点讨论与交流教学的重难点、个人备课遇到的困惑等,进而产生思想与智慧的火花碰撞,分享同组备课的成果。

  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我们采取了“年级组和学科组两种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形成了“22211”集体备课模式。第一个“2”是指两次备课:第一次是教师的自主先备,第二次是同备课组、同年级组教师之间的研讨;第二个“2”是指两次上课:第一次是教研组内的说课或模拟讲课,第二次是在课堂上课;第三个“2”是指两次改课:备课组之间研讨时对自己初步备课的修改,第二次为教研组听取模拟讲课后,教师点评后的修改。第一个“1”,是指模拟讲课后详细修改课堂设计的过程;第二个“1”是对整个备课的过程,教师写出教后反思。

  每次同组备课后形成的教案定稿,都会被收录到学校网站的资源库中,这是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但把本届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也为下届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到资源共享。

  例如每周一课制度:各教研组每周至少出示一节研讨课,授课教师提前一周写出教案和说课材料,全组参与讨论,课后评议进行首次研讨,然后异班再次执教,全组教师再次听课,再次评析、修正完善。该项活动促进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间教学思想的比较、跟进,促使教师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促使了课改向纵深发展。

  例如坚持反思,集腋成裘。反思是教师对过去教学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反思是普通教师走向名师的快速通道。

  首先我们从培养教师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做起。平时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时都要处处留心,寻找“反思点”,并及时记录。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坚持写反思的教师必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一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释然与欣喜。

  其次引导教师共享资源、及时交流。各教研组及时收集教师的优秀课堂感悟、教学随笔,形成案例,编入学校网站、校报、汇编专集等,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对话与共同提高。 例如主题研讨制度。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采取主题研究的模式,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层层落实校本研究的效率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每个教研组在学年之初做好规划,每周教研组会议上,由一位教师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针对自己近期关注的教学热点,阐述本人的基本观点,提出疑问,组内其他成员对此主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相互支招,最后教研组形成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这种

  时效性极强的研讨形式,改进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有效地强化了课改的发展,从而解决了教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脱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教书育人的技能,提高了教育科研的时效性。前段重点研究了小组合作、小组管理、小组评价的问题,前置性作业问题,试卷如何矫正分析的问题等等,现在正在培养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活动方面进一步研究。

  二、常规工作做实做细

  多年来,马尚一中狠抓课程方案、教研组活动、专题研究、教师与学生成长档案、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常规工作的落实,通过日常教学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做实做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合理安排教学层次,严格课前、课始、课中、课终、课后的环节管理;二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专长;三是改革教法,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四是改进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灵活地结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时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不说题外话,不讲闲话,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优良学风。同时,老师们认真辅导,面向全体学生,既重视了学困生的转化,又注重优生的指导。

  学校非常重视作业改革,减负增效工作。把作业研究列入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认真研究作业批改方法,发挥作业对师生教与学的反馈矫正功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坚决让学生从被动状态摆脱出来,自主学习从作业开始。通过展示交流、表彰鼓励使学生形成习惯。作业能做到三统一、三及时、三用心、一开放,即统一簿本,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及时摘记作业,及时巩固练习,及时改正弥补;读题用心,做题专心,检查细心;开放地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做题的权利和习惯。

  学校每年都组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实现了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每年学期初,教务处都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

  订学校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组制订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每周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定时活动一至两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开展说评课活动,试卷分析,研究科研课题,教学经验交流等等。学校秉承老教师“传帮带”工作,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学校一贯坚持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同备课组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学期末,每个教研组汇总一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教研组成果展示活动,教务处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重点工作突出特色

  (一)集体备课,突出“恒”字。

  1、全校按学科分教研组和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学校教研组每学期每人必须主持活动两次,各年级备课组要做到对每一单元(章节)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记录可查。

  2、集体备课重交流研讨同年级、同备课组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习题设计、资料选用、达标检测、多媒体使用等方面保持基本一致的问题;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交流最新的课堂改革信息。

  3、学校领导分级包组,全程参与集体研修,指导集体备课,形成了富有成效的“个人备课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教案→课堂实践重在完善→教学反思促进提升”的集体备课的流程。

  (二)课堂教学,突出“实”字。

  基于学生的实际,我校坚持课堂教学的“五有”原则:有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有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保证,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师生平等、自由讨论的气氛,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实效。

  学校每学期开展案例教师展示课、教研组长示范课、骨干教师提高课、青年教师过关验收课及每周一次的教研组研讨课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努力让每位教师的课堂打造成规范、有效的自主课堂;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课堂研讨课,和推门听课措施,促进了教师课堂的常态化,有效的杜绝作秀课的比率,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按照

  “自主、规范、有效”课堂实施意见的要求,落实“自主预习、展示点拨、反馈提高”的三步骤,建构了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的课堂框架要求。

  (三)学案导学,突出“精”字。

  根据学校课堂改革实施意见精神,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前置性作业方面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从刚开始的填空式、选择题式、习题式逐渐向开放式、探究性方面迈进。

  课堂使用的学案、课后的巩固性作业,我们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整合省编的配套练习、市编的同步训练、区编的新校园,精选出最经典最有针对性的学案,饱含激励的导学案,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落实“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的基本要求,做到学前发放自主学、收交批改找关键、课堂讲评重典型、课后反思抓完善的习惯做法。

  (四)闲暇时间,突出“引”字。

  全省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概括为“三个全面”、“三个还给”。其中 “三个还给”是指: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我们认真遵守省规要求,落实“三还”。但是落实政策不等同于全面放手,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我们积极想办法与家长沟通,引导学生利用好双休日和节假日,过有意义的生活。校委会、分管领导、年级组、教研组、家长委员会共同研究,想办法帮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让学生自己做出计划,学校、老师列出学生活动的有关内容。活动内容包括:学习学科知识、社会实践活动、兴趣特长培养、户外体育锻炼、同学自由联盟等。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更多的学生有了时间、空间的自由度,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学业水平检测,突出 “细”字。

  我们严格落实山东省关于素质教育考评学生学业成绩的有关规定,对学生成绩不公布、不排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开全开

  启开好三级课程,分阶段对所开课程做好考试、考察、评价工作。从各方面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教育教学,就会有考核和检测,这是每一个学校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情况调研,抓严三个细节。一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中学语文新教材体现了培养语文素质,提高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尽管选文、结构、编排存在些许瑕疵,但毕竟是扭转教学效率低下、走出困境的实质性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明显滞后,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单一、被动应付,势必难以走出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效率低下的困境。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新大纲,达到新课标,笔者有些不成熟的思考,现不揣冒昧,就教于方家。

  一、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长期以来,垄断语文教坛的就是一种教学结构——串讲分析,讲背景、正字音、析词义、分段落、归段意、明中心、理特点,几成定格。因此,要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要的是突破传统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即以教师为主导,准确地把握讲析课文的限度;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能力点为突破口,对教材的内容作精当的取舍。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但教师的这种领导、支配地位只能通过“导”,而不是“扶”、“牵”或者其他方式来实现。“导”者,因势利导也,“因势”,就是说教师发挥其领导、支配作用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利导”,就是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教师为主导”不同于“教师为中心”,因为它是以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教师为主导”也不同于“教师为主讲”。教师应当把握好几个限度。首先是时间限度,一节课,教师讲课的时间应限定在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应引导学生自己钻研和探究;其次是内容限度,对必讲的知识,务求用最经济的方法提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对可讲可不讲的知识,可根据学生对主要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悟性,若有必要可适当涉及,若无必要便省略不讲,当然,对不必讲的知识就应果断删除,以免冲淡主要内容的讲解。分析课文时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东西都塞给学生,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以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比如《项链》的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安排问题,又比如《孔乙己》是否真死的问题。同时应当允许学生存疑,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比如对鲁迅先生小说《药》的主题的不同理解,历来见仁见智,教师无需确定统一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确认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多年来“我讲你听”、“我写你抄”、“我考你背”、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而要授之以“法”,把“我讲你练”、“我导你学”、“我问你思”、让其“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还学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就是以“培养方法,培养能力”为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只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在学生读课文之前,宁老师提出,认真阅读课文,然后以“一个——————的皇帝”的形式,在“皇帝”之前加修饰语,概括皇帝的性格特点。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皇帝的性格特点。第二件事,宁老师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课文的内容。在老师的耐心诱导下,经过一番研究讨论,学生终于用一个“骗”字概括了故事内容。第三件事,宁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大人(特别是皇帝)都受骗,而小孩不受骗。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大量例子,通过讨论,得出“虚伪自私”是大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小孩没有私心,不但不受骗,还揭穿了骗子的骗局。最后学生都领会了本文深刻的思想意义: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得到了圆满解决,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就相应地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新教材现代文阅读单元打破依文体界定单元的传统,分别以理清层次、概括要点、筛选信息、分析评价与借鉴吸收为能力点划定单元,单元教学要点清晰,单元间能力培养梯度合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课文为“例子”,落实单元及篇目要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优化教学内容。切不可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只会冲淡重点,游离要点,以致阻断阅读教学的主线索。课文教学中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一两个核心加以展开,唯此,才能体现落实新教材的相关要求,才是真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需强调的是,对新旧教材都入选的经典性篇目,教师要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扬弃曾经备写的教案,即使是以往自己感到得意的“灵感点”或“神来之笔”,如不符合新要求,也要忍痛割爱,敢于取舍,善于创新,构建全新的教学网络。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杰作《荷塘月色》描写生动,语言优美,字字珠玉。教学中应将着力点放在品味语言上。在朗读中体会景语情语的典雅韵致;设计问题,阅读品味写景状物的生动蕴藉;也可摘取经典片断,设问比较,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表达的精妙独到。文中有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可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丰富内涵:“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有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飞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意境丰厚优美。

  二.改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各有法。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与时俱进,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导读法、析因法、妙要列举法和整体感知等,不胜枚举。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精心设计导入语

  将学生注意力从课间迅即转移到课堂上来,是提高一节课效率的重要环节。导入语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学生极大的热情和自主精神,使教学充满活力而显出勃勃生机。下列几例,可以为证。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阅读那精彩的小说,谁能忘记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可是一篇小说,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是不是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当然不是。只有那些为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些为作者所浓墨重彩尽情渲染的主要事件,才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本单元的文章,大都是文学精品,写人叙事,详略繁简安排得当。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这些精品,看看他们在写人叙事时,是如何做到“繁简相宜,各尽其妙”的吧。

  这是小说单元的“单元导语”,教师自己的所问所答以及对本单元课文“写人叙事,详略繁简安排得当”的高度概括和要求学生们“看看他们在写人叙事时如何做到‘繁简相宜、各尽其妙’”的提示,怎不诱使学生追究“为什么会那样?”。

  罗·卢森堡说过一段趣话:米洛岛的维纳斯归根到底是由于她不讲话,才得以在千百年来保持她那美丽的妇女的殊荣。但如果她一开口说话,说不定她的魅力就烟消云散了。这话很含蓄——不开口的偶像,是暴露不出内心世界的,假如是一个会说话的人,她也许美丽可爱,也许虚有其表,怎样让开口的维纳斯魅力永在?那就得“慧于心,秀于言”——说话要注意语言美。

  这是上听说训练课的导语。教师引用卢森堡的那段趣话,意在演绎出“怎样让开口的维纳斯魅力永存”的问题。“那就得‘慧于心,秀于言’——说话要注意语言美”的答案,怎么不叫学生深入思考呢?

  “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都记得。没过河之前,面对着不知深浅的河水,小马心中一片茫然,而当它试着亲自趟了过去,小马或许不但知道了河水的深浅,而且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同样,大家如果只看到别人的文章,只听老师讲析别人的文章,大家对如何才能写好文章就没有亲身感受,心中或许有些茫然。与其这样,不如让自己动起脑来,动起手来,写出我们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我们自己所做过的事,写出我们自己所熟悉的人和物。

  这是作文训练课的导语。小马之所以能过河后“领悟出了一些道理”,关键在于“亲自趟了过去”,而作为“书面说话”的作文,如果不让学生“自己动起脑来,动起手来”,又怎能写得出,写得好?具体事实的启发所带来的结果就不难想象了。

  2.巧妙设计问题

  好的提问是引发学生思维的突破口,问题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巧选角度,变中求新。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而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思维活动。比如教学叶圣陶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要理解标题的含义,可变换一种问法:“要反映旧社会农民生活的悲惨,为何不写少收了三五斗,或写灾荒遍地,人民流离失所呢?”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思考。

  (2)疑于无疑,平中出奇。有些内容看似平淡,处于无疑境地。教师要善于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何对马克思的谢世不说‘停止了呼吸’或‘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于无疑处生疑”,才能使学生透彻地了解文意,深入细致地把握所学的内容。

  ()分解难点,多层设问。有些问题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心有所得,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想详细地说,又觉得啰嗦,想概括地说,又觉得千头万绪,抓不住要害。教师要采用分化瓦解,多层设问的方法,帮助学生从纷繁中理出头绪,达到各个击破,逐步深化的目的。比如对《孔乙己》中“笑声”的理解是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可用分解难点的方法设计如下问题:①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挖苦表明了他们对孔乙己怎样的态度?②酒客们与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有何相似之处?他们自己明白吗?③酒客们本应对孔乙己持怎样的态度?又为什么没有采取这样的态度?这样层层设问,教师再做适当的点拨讲解,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加深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3.注重教学语言,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好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其基本要求是: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幽默有趣。例如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在教《春》和《济南的冬天》等散文时所运用的导入语就十分考究:“继米开郎基罗之后的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总要和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无处不在。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美得令人陶醉,它在不同季节展现不同美姿。”这样描述,学生被美的语言所吸引,被祖国山川的美所吸引,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散文的学习。

  4.适当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的主战场在教室、在课堂,这是无容置疑的。但针对有些特色课文可适当变换教学场所,拓展教学空间,创设适合学生观察、感受、体味、思考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指导学生写题为《春》的作文,就先带学生到公园里去观察,寻找春天的踪迹。同学们有的从萌动的青草上窥见春的身影,有的在盛开的春花中感受春的气息,有的在蜂飞蝶舞、百鸟欢鸣中听到春的脚步声。他们把细心观察的材料,融入自己纯真细腻的感情,写成情文并茂的优美文章。笔者为纠正学生作业中常出现的错别字,曾要求全班学生走上街头,从广告标牌中查找错别字,每人找10个,然后汇总,再集体纠正,效果甚佳。古人强调“功夫在诗外”,现在有人提出大语文的概念,都说明同一个道理:语文教学走进自然,贴近社会生活,一定会倍增其效。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课堂。传统的单向的静态的语文课堂教学将变为多向的立体的课堂教学。利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生动新颖、直观可感的视觉形象,吸引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过万重山漫想》,教师可将课文改编成解说词,事先准备好一组有关长江三峡的电视画面,利用多媒体,在投入画面的同时,穿插解说词,配以《长江之歌》的背景音乐。xx分钟的直观教学取代了繁琐的背景分析、内容讲解,收到身临其境、陶冶情操之功效。在此基础上,设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旨。接着,再投放大江截流、高峡出平湖的壮阔画面,强化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敢于首创,开天辟地,才有辉煌。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既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限于笔者孤陋寡闻,略作粗浅思考,以期引起同行同仁对这个问题的继续深入的探讨。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一.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上好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个45分钟,提高45分钟的效率,让每一位同学都听的懂,对部分基础较差者要循序渐进,以选用的例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使每个学生能“吃”饱、“吃”好。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6)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开拓,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四.分层辅导,因材施教

  对本年级的学生实施分层辅导,利用优胜劣汰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保证升学率及优良率,提高及格率。对部分差生实行义务补课,以提高成绩。

  五.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有序的进行教学工作。

  用心去做,从细节去做,尽自己追大的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附教学进度

  第1周-第4周

  第5周-第6周复习七年级数学

  第7周-第8周复习八年级数学

  第9周-第10周期考

  第11周-第12周复习九年级数学

  第13周专题一

  第14周专题二

  第15周专题三

  第16周-第19周综合模拟训练 文 章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4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训练指导工作。

  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学期工作接近尾声,盘点起来,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具体总结如下:

  一、迎检工作

  本学期太多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义务教育均衡检查展开的,它涉及到全校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个人都有大量的任务要完成。

  1、本学期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迎接义务教育均衡检查。开学伊始,各部门加班加点积极准备迎检材料,截止到五月初,共整理装订材料164盒。

  2、在全校各班主任及各班级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学校刊物的收集和展示工作,达到了均衡检查的标准,在这里给各班主任和班级点赞。

  3、在将xx老师辛苦付出和努力下,完善了各专用教室的墙面的文字布置,同时完善了教学楼走廊、方厅的文化建设。

  4、在郭xx老师的积极努力下,完善了图书阅览室的图书整理、上架和贴标签工作,并及时借阅给各班的学生。

  5、一学期来,各专用教室负责人积极配合学校,迎接一次又一次检查,他们积极挖潜,布置墙面,完善各项制度,使教室达标,在这里道一声辛苦了!

  6、在各部门的努力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修改,完成了《伊春区八一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装订成册,为均衡检查做了铺垫。

  二、教学工作

  一学期来,教务处在张xx老师的领导下,创新的开展工作,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上的各项工顺利完成。

  1、紧紧抓住常规工作不放松。一学期来,教务处定期检查教案,听课笔记,各项评价及时有效,经常巡课,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2、积极开展推门课活动,各位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相互听课、评课,使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明晰。

  3、认真组织了初三的三次模拟考试,初一、初二的期中、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沟通解决。

  4、按照区进修校的要求,我们完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及录像课的上传工作。

  5、按照区进修校的要求,完成了理、化、生实验课说课活动的说课稿及课件的上传工作。张志萍老师还制作了录像课并刻成光碟。

  6、本学期时刻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月写教学反思一篇,每月都有培训内容并写学习笔记。各教研组按照区里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远程听课,听讲座的学习

  7、在语文组安xx积极努力下,完成了伊春区六一专场演出的快板书的撰稿工作。谢谢安老师!

  8、在初一班主任张xx老师的周密策划下,在郝xx老师及语文组的配合下,成功的组织了中学部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的到了熏陶和锻炼。

  9、6月末,初一学年成功的参加了伊春区读书成果展示活动,我校初一年级的《阅读经典,快乐人生》表现出色,受到好评。感谢张xx、安xx、郝xx老师。

  10、7月初我校初二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伊春区的诗词大赛活动,初二年级的语文教师杨xx、周xx老师积极辅导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谢谢两位老师!

  三、管理工作

  学校的年级管理到班级管理的模式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中学部三个年级的管理各有特色,精彩纷呈。

  1、初一年级在张xx老师的带领下,本学期承担了大量的教学活动任务,每次活动都是精心准备,完成出色。每天两位班主任6点半来到学校领着学生上自习,谢谢两位班主任!

  2、初二学年在李科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干劲十足。为了取得学科结业考试的理想成绩,班主任老师起大早贪大晚指导学生学习,苗xx和张xx两位老师积极配合,非常感谢五位教师的付出!

  3、初三年级在张xx老师的带领下,从开学起就起早贪晚复习备考,全组教师精诚团结,向课堂要质量,三次模拟考试,学生的状态一次比一次好,这都是班主任和教师配合的结果,三个班级非常稳定,这和三位班主任的付出是分不开的,谢谢三位班主任!

  一学期下来,感慨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奉献,收获的是太多的感动,这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6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全体高中生物老师精神面貌好,热爱本职工作。在视导中,没有听到任何老师抱怨自己工作、工资;也没见到得过且过消磨时间的老师:视导中没有发现无备课上课的事,也没有作业无批改的现象,大家都忙忙碌碌的。绝大部分老师在刻苦学习、教书育人、干事创业。

  2.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扎实而有序。各高中组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校本教研开展的好,各个学校每周都要安排时间进行生物教研集体研讨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教案。足中教研组每周还组织研讨课、优质课供老师们观摩学习;教研组也打造了导学案。

  3.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有一部分老师用课改的精神实质去驾御课堂,敢于“浪费”时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或感悟、或讨论、或鉴赏,充分彰显课堂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仅自主学习,而且,还能提出一些问题,尽管有些问题很幼稚的,但是课堂上强调学生自己思考,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是值得提倡的,因为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教给学生事实知识更重要,这也体现课改新观念已进入课堂。

  4.高三复习课,老师们或快或慢,进度不一,但是都已涉猎复习。老师门对基础的复习要求很高,抓得紧,抓得细,抓的得扎实,有一丝不肯放松的精神。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除了有完备的'复习计划外,还有一套一套很具体的操作方案,这方案是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方案,操作性强,效果好。

  二、对高三生物复习的几点建议

  ①通过“读”“研”“思”理清复习思路 “读”认真阅读理综考试说明,特别是细读能力部分的要求,对考试说明中的内容变化和能力要求要了如指掌。“研”就是研究20xx、20xx、20xx年各省市的高考生物试题及说明中生物部分样题,从试题的命制角度、考查目的、所考知识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错误及为什么会出错等方面去分析研究。“思”是对前段复习教学进行反思,有哪些东西值得肯定,有哪些东西还没有到位,对照前面提出的问题认真总结。

  ②实现“两面个转变”“两个到位” 即实现学生在复习中的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复习课中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复习,教学设计要打破思维定势,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问题多起来。实现从重知识轻能力向两者并重的转变,复习中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学习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两个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同时实现能力到位。

  ③复习课要“新、准、精、活” “新”即教学设计要有新意,教学方法要有创新。“准”对高考把握要准,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了解要准,对重点难点的突破要准。“精”即课中问题设置要精确,习题的选择要典型,知识的归纳和综合要精练。“活”即复习方法要灵活,学生讨论和表达要活跃。

  ④加强交流与合作 高三教师要通过网络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掌握20xx年的高考动态,借鉴外地的优秀试题,特别是已经实施新课程省份的高考试题。高三生物教师之间要实现不拘形式的校本交流。大校的高三生物备课组要精诚合作,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复习中的问题。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7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有幸在一起进行初中毕业班语文经验的交流。在座的各位同仁都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学科想取得好成绩可并非易事,尤其是在新课标出台以后,对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以本为纲,而且还要不断地融进新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所以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看似内容简单了,实则对我们的知识体系要求更广泛了。尤其在今年,我们学校大力推广“30+15”课堂教学模式,这对于教师的要越来越高了。因此,我和备课组同事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制订了新计划,并且不断加强交流,互通有无,从基础抓起,分层次地进行了教学活动。下面,我就自己在平时教学和初三复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汇报给大家。

  一、严以律己,传道育人

  作为一名毕业班的语文老师,面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我知道一定要有一种耐心再耐心的工作态度。面对一张张稚气的小脸,我深感压力之大。同学们大多只有十五、六岁,稚气未脱,有时,为了一道作业题,这个问完那个还要问,直说的我口干舌燥。讲一遍不懂,我就再讲第二遍,直至每个孩子都明白为止。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的上网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基础词语、重点内容自己不辞劳苦的写成卷子形式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加强学生的本来极其薄弱的基础知识。刚送走上一届初三毕业班学生的我,深知这一届毕业班学生,距中考的要求还有多远。想起来就心急如焚。可是学生在校时间又极其有限,所以我不得不尽量挤出自己的早晨和晚上的休息来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给学生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每天的早自习常常七点钟就到学校监督学生早读,给学生加强一些课外的阅读练习。此外,还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及时和家长沟通情况,以便家长在家里督促孩子学习。对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进行集中的辅导,给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我作老师的良心所在。

  学习,是我终生的承诺。坚持向老教师学习,本学期共听课30多节,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并将一些比较好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和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建立博客,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的老师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在抓好学生文化课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做人的教育。一直以来,我觉得老师的责任,不仅在“教书”,更重在“育人”。只有优异的.成绩而缺少德育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语文学科更应强化其德育教育的功能。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向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授古今中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内容。同时,我们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特有优势,将语文教材中可挖掘的德育内涵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品格。陪学生读先哲书,带学生沐圣贤光,教学生立君子品,使学生做有德人。

  二、重视基础,抓好平时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过程,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而基础的构建需要的是细致,所以我们就从初一开始入手,小至字词,大至阅读理解乃至写作,我们都进行了全面的计划。加之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陈旧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它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课改教学。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理念相接轨,我多次参加了新课改语文教材培训,领会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大胆尝试了学校“30+15”课堂教学模式。

  1、字词不离手。在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初中阶段字词的识记与巩固仍然是重点。为此,我们不仅规定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校正,而且每学完一单元都要进行听写,然后组织学生互改。这样三年下来,学生的字词功底已经相当扎实,为初三复习扫除了障碍。

  2、题不离本。其实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清楚,语文教学有两个重点:一是阅读,二是写作。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最终的要求。阅读是学生最头疼的一项内容,往往因为理解不到位而失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注重提高学生对问题的主观理解,而且在教学中融入了与课文相关内容的课外篇目学习,特别是在为学生选习题时注意了这一点。事先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指定篇目,再在课堂交流或试题检测进行落实。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就会把所遇的问题逐步归类,总结出各类题的答题规律,杜绝了盲目答题的现象。

  3、文不离练。说到写作,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其实从我和同事们的合作来看,我们大多是从片断练起的。我们很注重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问题讨论或小练笔,遇到这些机会我们必让学生练习,批改时让学生互改或老师抽改,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宣读,偶尔也会让学生课堂品评(即口头交流,谈心得体会,以提高欣赏与写作的能力)。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片断文章就有了起色,比如,语句由原来的词不达意、生硬直白到语句流畅、委婉生动,观点由原来的不明确或欠准确到鲜明准确等。在此基础上,再加强练习大作文时就不会再出现那些基本错误了。另外,我们还经常利用课前五分钟或者专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然后分组交流心得体会,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也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中学语文是易学难于掌握的学科,它不像小学那么单一化。对学生而言,他们既喜欢又害怕,为了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在上课当中就得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畏难情绪,课堂上多鼓励他们,多方面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一份关爱之心,少一点漠然态度;多亲切交流,少一点个人主义作风。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态度,那你的语文教学就注定失败了。为此,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上我就讲自己中学语文学习经历和一些语文学习方式,明确语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大力鼓励他们要有信心,不要有担心情绪。同时在第一、二周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例如日记第一周每天搞摘录名句1——3句,第二周每天抄作文一篇,字数不要求,第三周自己随意写日记,字数不要求,但要有中心,第四周教师开始命题2——3篇写日记,其余自己命题,这样从易到难,慢慢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我把学生5人分一组,由一个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负责检查其他的语文任务完成情况,通过互助做到了共同进步,也给同学们展现自我的机会,渐渐的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好、中、差三类学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后进生是最让人头疼的。能否抓好后进生既是教学成绩能否提高的关键,又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后进生不能不抓,而且还要好好抓,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成绩整体有所提高。我们是县城中学,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高,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强,考出的成绩也是参差不齐的,这给每位上课的教师出了一个难题,既要照顾“前面”又要顾及“后面”,不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不起来。为了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乐于学,我在上课之前先从学生角度考虑怎样备课,采用哪种教法,做到“知己知彼”。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深奥知识,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讲授法,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课堂体现内容上主次分明。在课堂上关注绝大多数学生,体现“微笑、爱心”教育,课后积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为下一节课“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打下基础。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积少成多,只要用心就不会很差。掌握了这个特点后,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如:在作业布置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适量而且难易适中的分配作业;在背默上,不同的学生所给时间也有所不同,后进生一般给的时间比较长,让他们尽可能背会,这样不至于使他们有失落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长此以往,即使学习再困难的学生只要他稍稍用心,语文成绩就不会停滞不前。过去很多人认为抓两头就能促中间,但我们认为,好学生即使你不抓那么紧,他也会很自觉地学习,只要你把知识教到位即可。而后进生如果抓得及时,不仅能促进中上等学生的学习劲头,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学校语文成绩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吧。

  四、毕业复习重全面,严把关

  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初三复习历来是各学校的重中之重。我先后带了20xx、20xx两届课改毕业班,亲身经历了三年等一回的紧张过程,也感受到了精诚团结的重要,即遇事相互交流,遇题共同探讨,有分歧时求大同存小异,彼此保持心胸宽一点儿心态平和一点儿等。一进入三年级,我和同事们就会提前执行复习计划,即我们除了新课单元考试外,还有月考,每次考试评卷结束后都会让学生写出总结,主要是查漏补缺,同时也可以提出对老师教学的要求,然后我们进行汇总分析,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我们学校毕业班语文学科一般在四月初结束新课,然后就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复习基本上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本为主,稳扎稳打。课本是依据,课本是纲。正如《论语》中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基础,离开了课本学习,语文就如墙头草头重脚轻,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课本复习。我们一般是以基础篇目为主,复习时以老师梳理课文内容与学生背诵相结合,从字词到课文分析及课后练习,力求全面具体。自读篇目也要顺便整理一下字词。同时我们还为每册书配了能体现该册书重点难点的复习题和测试卷,目的是更好的巩固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面面俱到。疏而不漏,才能百战百胜。第二轮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复习的,我们一般分积累与运用(书写、修辞、病句分析、语言运用等)、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古诗文阅读(名篇名句积累、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赏析)和写作(命题、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五个专题。复习时,我们采用老师归类讲析并配有例题,每一专题结束一般要进行测试,并通过错题更正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巩固。

  第三阶段:精挑细选,套题训练。最后阶段的复习就该是把握重点难点了,所以我们通常是几位老师集中商讨共同选定套题,我们的原则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比如:选题时注意了选择题意新颖、答案确定,贴近中招动向的题型进行拼卷。我感觉我们的老师最可贵的是:每次测试大家都能做到全批全改,没有谁监督,无论谁有了新题型会马上通知大家,进行信息共享,这样大家群策群力形成默契共赴中招。

  这三个阶段的复习对带毕业班的老师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了,但这里我要说的是:模式一样可内容未必都相同,这也许就是成绩有高低之分的原因之一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需要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也需要老师们的拼命苦干。同时还需要我们在新课标引导下的改革创新,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更不能穿新鞋完全走新路,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灵活掌握并运用新课标的特点,采用新老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利用了原有教学方法中的启发式教学,又融入了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这样我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巩固了基础知识。

  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本着这个原则,我想语文教学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能为学生所喜爱,语文学科也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谢谢!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8

  本学年,教导处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生为本,以实践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一、 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理论能指导教育实践,能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使广大教师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研讨课。

  每学年我校每位教师师利用集体教研日活动上公开课,一起听课,一起学习,相互探讨,说课评课,大大提高了各教师对上课与评课的认识。而后,开展了优质课评选,从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上的教学操作、课后的教学反思,都认真对待。

  在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从研讨课前的听课、教学准备到课后的评课及总结上,我们都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得更好,尽量提高每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2)努力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导处每月组织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会,由教导处及教研组长主持,就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教学难点的突破展开学习讨论。如:低年级的识字认字教学、二年级的写话的训练、五年级的解方程、六年级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

  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互相听课。校长、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

  3.理论指导实践。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让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实行月查制度。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听评课,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作业批改。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定期进行检查,但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书写习惯也不是很好,作业本不够整洁。而少数任课教师每次的作业布置也不尽人意,批改不够认真及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

  时,马虎应付;作业量少而简,没有布置相应内容的作业。为此,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对每一位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过,大部分教师还是认真的,能够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让学生辅导改正。

  (4)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教师对学生课后辅导的力度,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良好学校习习惯的培养。

  (5)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校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形式进行教学反思,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力度。学校实行教学质量月检测及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根据情况,适时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及家长会,并通过班会等形式从思想上让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把对班对校的热爱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

  3.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学生实验室、电教仪器、图书阅览室等的有效利用。

  三、以开足、开齐三级课程为基础,以加强音体美教学为抓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汉字听写比赛、优秀作业展览、数学运算大赛、手抄报大赛、诗文朗诵比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抓好继续教育及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本研训。

  1.同事互动。教导处重视同事间的经验交流,为加强教师听课、

  评课的实效性,教导处除加大检查力度外还建立帮教制度,要求年轻教师深入班级,辅助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并互相听课、评课结对同行。

  2.校本培训。利用上级组织的各种远程研修为载体,结合我校每周的校本培训时间,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开展师德教育、课改理念、心理学、新教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对教师进行形式灵活、结合实际、与教育形势接轨的培训,充分发挥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其真正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存在问题及构想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师的业务提高问题;怎样促使“问题班级”“问题学生”的转化;怎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怎样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等。今后,我们的设想是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扎实一些,创造性更多一些,创新求实,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在这一年中,我校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努力开创教育的新局面!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9

  一、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本课题前期准备工作比较扎实,为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方小教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学政治教师的培训教学工作,特别是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历届成人本科班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对中学政治课教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是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学政治学科国家级培训班成员,已经在省级新课程培训班主讲20余次,对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主持和参与省厅级课题多项,对课题的操作过程和要求比较熟悉。有3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其中国家重点级3篇,国家级9篇。

  主持人管琳副教授,长期担任中学政治教师培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和方法比较熟悉。参与省级中学教师新课程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对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比较了解,有2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其中国家级4篇。

  课题组其他人员全部从事中学政治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工作,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都比较了解。其中,两位同志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一线教师。

  本课题先期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料积累,包括中学政治课标解读、相关专题研究论文、疑难问题解答汇编、《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介绍、《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新旧对比表等。与相关专家朱明光、韩震、郝京华、沙福敏、姚蓉儿等保持长期联系。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组织申报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认真填写《立项申请书》,并于20xx年下半年得到省教育厅批准立项,项目批准号:jg06299。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与计划

  本课题被批准立项后,随即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特长进行了科学分工。具体研究内容和工作分工如下: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

  1、教学内容变化的新旧对比:未良莉

  2、教学内容更新所需要的新资源:方小教

  本部分负责人:方小教

  第二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资源开发

  1、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学方法的改革:黄石卫

  2、《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特点:秦德胜

  3、教学方法改革所需要的新资源:孙艺

  本部分负责人:黄石卫

  第三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资源开发

  1、《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特点和要求:管琳

  2、教学手段改革所需要的新资源:姚垚、吴克宏

  本部分负责人:管琳

  本课题总体负责与整合:方小教、管琳

  三、课题主要研究阶段

  本课题研究从20xx年8月到20xx年3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8月前:完成课题框架结构认定、课题组成员分工、原始资料收集。

  第二阶段、20xx年8月-12月:实地抽样调查和走访(合肥、六安、巢湖)、原始资料整理。

  第三阶段、20xx年1月-6月:各子项目完成初稿,并由各部分统稿人整合成文。(以上为中期成果)

  第四阶段、20xx年7月-12月:初稿内部讨论、初稿专家论证、初稿修改、定稿、论文投稿。

  第五阶段、20xx年1月-3月:论文发表、资料汇编、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中学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与旧教学资源的衔接,旨在帮助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顺利完成从原来的《思想政治(经济常识)》向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的过渡。通过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从旧教学大纲向新课程标准、从旧教材向新教材、从传统教学方法向探究式教学方法、从落后教学手段向先进教学手段转换的可行路径。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对我省中学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本课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细化研究,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中学政治课教学当中,实际上起到了对广大中学政治教师进行新课程业务培训的作用。2、本课题具有原创性。目前,对中学政治课程分模块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的,在我省还没有广泛开展;对《经济生活》模块进行教学资源开发研究的,还没有发现。3、本课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正好迎合了新课程改革推广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运用问卷法和深入访谈法实地调查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调查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课程改革前后《经济生活》模块的异同。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专项分工与集中整合相结合,实践调查与理论论证相结合,共性总结与个性展示相结合,课堂教学需要与理论提升相结合。

  五、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与自我评价

  本课题根据《立项申请书》中规定的研究内容认真组织相关研究工作,如期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现将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介绍如下:

  1、研究报告:《中学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本研究报告4万字左右,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合作完成。研究报告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

  第二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资源开发模式;

  第三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资源开发;

  第四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资源开发。

  本研究报告帮助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顺利完成从原来的《思想政治(经济常识)》向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的过渡,探索出从传统教学方法向探究式教学方法、从落后教学手段向先进教学手段转换的可行路径。

  2、资料汇编:《中学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教学资源汇编》。本资料汇编15万字左右,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合作完成。资料汇编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学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教学相关政策性文献;

  第二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

  第三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资源开发;

  第四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资源开发。

  本资料汇编向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全方位提供《经济生活》模块所需的教学资源,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能使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完整准确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政策和要求。

  3、学术论文:《中学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的资源开发路径》。作者方小教,公开发表在《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全文共分三个部分:激活《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拓展《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空间;完善《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机制。本文围绕《经济生活》课程标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探寻《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路径,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范例,对课程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学术论文:《中学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资源整合与开发》。作者管琳、吴克宏,公开发表在《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全文共分三个部分:整合《经济生活》课程教学的人力资源;拓展《经济生活》课程的教材资源;巧用《经济生活》课程的信息资源。本文唤醒了人们的“课程资源意识”,赋予了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开发和整合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经济生活》课程资源作为教学过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本课题研究的突破点

  本课题研究从我省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实际出发,以《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资源开发为中心,从全新的视角对中学政治课程分模块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具体创新点与突破点如下:

  1、帮助广大中学政治教师准确把握《经济生活》模块的课程标准;

  2、为新增加和新拓展的知识点及时提供教学所需的新资源,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3、展示了《经济生活》模块自身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帮助广大中学政治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4、为《经济生活》模块推荐适用的教学课件、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课外辅助材料、经典案例等教学资源。

  七、几点建议

  本课题研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不少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结合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经费保障。本课题经费来源有限,小部分来源于主持人所在学校配套科研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主持人自筹科研经费、其它成员单位配套科研经费等。希望今后省规划办能够从批准立项的项目中,选择一部分研究价值比较大的项目适当给予经费支持。

  2、研究成果评奖。由于每年批准立项的项目较多,可从中选择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较大的项目进行评奖,得奖的项目成果可以汇编成册,特别优秀的可以资助出版。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中学教学的工作总结05-25

中学体育教学的工作总结09-07

中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10-16

中学教学实习工作总结11-01

中学教学实习工作总结04-07

中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05-04

中学教育教学的工作总结07-12

中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10-20

中学教学工作总结09-15

(精选)中学教学工作总结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