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习生输血科个人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习生输血科个人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输血专业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实习学生而言,毕业实习是完成他们由学生到输血技术人员转变的第一步。因此,在输血科的实习临床实践中,第一次的体会和感受,以及在输血科实习过程的管理模式等所有的实习内容,不仅影响毕业实习的效果,而且有可能影响毕业实习生今后的工作。由于检验专业通常安排实习学生在检验科的时间较长,在生化、微生物、临检和免疫各个专业实习至少5周时间,而在输血科的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只有1~2周的时间,又因为输血科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实习学生完全放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严密的安排,实习同学极有可能在短短的实习时间内走马观花。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输血科的实习质量,我科进行了一系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实行入科教育,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实习技师的角色转换
每年我们对入院的所有学生都进行入科培训,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讲,内容包括科室基本情况、科室开展的技术、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实习同学守则等。首先使学生对科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针对输血科的相关特点,明确自己在科室内的责任与义务,使学生在实习开始时就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实习态度,认真实习。避免了以前实习时间短,经常出现早退和请假的情况。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对学生实行规范、严格的入科教育,是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提和保证。
2建立输血科临床教学流程,细化各项教学内容
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输血科临床教学流程》,将实习大纲中规定的需要实习的内容逐一细化,依据“换人不换岗”的原则,明确每一岗位所承担的带教内容。流程中规定由科主任介绍输血科工作流程、质量控制,付1班带教血型、不规则抗体和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理论及技能,付班带教交叉配血、Coomb试验,付2班带教血小板交叉配血、产前抗体效价检查试验等,查体班带教输血前血传病毒检测,治疗班带教细胞单采、血浆置换等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实习结束后,由相关人员对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后做出实习质量评价,最后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评价。
3规范实习带教,实行实习带教考核制度
入科教育结束后,学生在实习时,必须按照科室排班考核表的安排,手持《输血科实习同学带教考核表》主动找到自己的带教老师,系统学习各项内容。带教考核表包括以下内容。①实习时间。②实习同学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学号、所在院校等。③实习内容,包括输血科工作流程、血型技能相关理论、不规则抗体技能理论、交叉配血技能理论、Coomb试验、产前检查技能理论、新生儿溶血病检测、血小板交叉配型、质量控制及其他、输血前相关检测、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④出科考试考核内容,由实习学生随机抽取科室内部题库,内容包括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题库由科室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出题,主管教学的科室副主任汇总而成。理论考试内容包罗了临床输血的各个方面,主要考核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对近年来输血新技术和新理论也有涉及;技能考试注重基本技能操作的考核。⑤出科评价,由分管科研教学的负责人评定,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⑥科主任审核。⑦实习同学对考核结果签字。⑧实习同学对科室教学带教情况的意见与建议。科室实习结束后,实习学生持填写好的实习带教考核表交回相关负责人。对填写好的实习带教考核表,负责人要严格审核,既要看该学生在科室的实习情况,更要看带教老师对同学的带教情况。带教考核表的推行对于规范实习进程,防止学生无的放矢,督导科室教学工作,提高实习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严格带教管理,对实习生实行一带一跟班制
根据输血科的工作特点,我们设置了主班、记账班、付1班、付2班、付班、查体班和治疗班等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都负责具体操作,同时负责实习同学的带教,每个岗位对学生实行“一带一带教”制度。这样,每个学生在科室每个岗位都有专门的带教老师,做到专人管,专人带教,责任明确,防止出现全科老师对学生都管而又都不管的情况。通过“一带一带教”制度的实行,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老师也愿意在带教过程中言传身教,一对一的交流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明显提高了实习同学在输血科的实习质量,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输血科开展的工作有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了解,受到了来自省内各地院校同学的普遍欢迎。转贴于
5加强科室青年带教老师的培训,将带教质量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要提高输血科实习带教教学质量,带教老师是关键。合格的带教老师能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品格因素包括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带教教师优秀的品格可影响和感染每位学生,是激发和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手段,可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才能的临床带教老师能解决各种难题,使人产生敬佩感。掌握丰富知识和技术的临床带教老师更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因为由知识构成的影响力可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临床带教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可增加教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选择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异常重要[1]。科室非常重视每位带教老师尤其是青年带教老师素质的提高,鼓励他们多进行科研,积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此科室制定了详细的科研奖励与惩罚制度。此外,为充分调动带教教师对临床教学的积极性,将带教质量纳入年终考核内容,综合实习学生的评价和科室评价,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带教老师可获得加分,达到责、权、利相一致。同时,在带教过程中推行负责制,在深入了解学生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临床带教效果的质量管理,对检验实习生和带教老师的反馈采取积极措施
著名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循环(PDCA循环)中即强调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如不处理,一切都成为徒劳[2]。临床带教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是建立临床带教老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3]。具体包括强烈地关注检验实习生,提高检验临床教学中每项工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的质量,向实习学生授权,采用团队形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肯定临床带教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使输血教学质量呈阶梯式上升。对检验专业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对于提出的反馈意见及时讨论,找到解决方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习生和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临床带教工作得到双赢。我科实行主任负责制,定期召开科务会,每位老师提出自己在带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由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提出最佳方案。同时主任汇总实习同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尤其是针对科室实习安排以及带教老师的意见,科室以公正合理的处理方式来解决,使实习带教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综上所述,要提高检验专业学生在输血科的实习质量,需不断完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通过综合全面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培养称职的带教老师,利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实习生的目标培养,使其成为新一代输血专业人才,将持续性临床带教质量改进贯穿于输血医学教学的始终。
【实习生输血科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输煤个人工作总结03-23
实习生个人总结06-13
输血科年终工作总结11-29
幼师实习生个人总结04-27
最新实习生个人总结03-07
律师实习生个人总结08-18
师范实习生个人总结06-07
护士实习生个人总结08-26
实习生个人总结15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