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人事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1
一年来,人事处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坚持树立“绩效意识、增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稳中求进、与时俱进、团结奋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社保计生、制度完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年度工作计划。现根据人事处20xx年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将各项工作完成、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思想、班子建设,凝聚团结奋进共识
根据学校安排,人事处积极组织全处同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狠抓作风建设,反对“四风”问题,围绕“六权治本”,进一步规范人事工作,简化办事流程,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成效。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精神,定期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四个实施办法。对照学校要求,积极面对教职工提出的建议,落实责任到人,杜绝违规违纪现象,严格控制办公经费开支,“三重一大”等事项都要在全处会议上进行讨论,结合民主生活会,开展了科室专项工作汇报和研讨,各项工作都做到公开透明,加强了工作联系和沟通。
二、抓重点推进,工作实现稳中有进
(一)坚持育引并举,统筹做好人才工作
1、人才引进突出“新”。全年共录用来自36所大学的63名毕业生(其中博士22人,优秀紧缺专业硕士24人,公开招聘硕士17人),涉及专业55个,遍布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广东、河北、河南、湖北、辽宁、内蒙、山东、青海等11个省份。其中省外27人,占比43%,有56人来自32所国内外一流知名高校(包括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大、重庆大学、西北农林、中国地大、南京农大、香港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占到总录取的89%,使得我校的人才队伍学缘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2、实施“131”人才工程突出“引”,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做好现有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运用好“13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坚持学术引领、项目合作、多方扶持、考核激励、完善配套的方针,对拓展我校青年教师学术视野,实现学术高起点,成果高水平,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发挥牵头作用,积极督促落实“131”人才工程款项,协调组织督促2610万的经费使用,购买了先进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各学院的学术研究设备档次,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一年来,各学院认真组织,一、二层次的院士和知名学者先后36次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科技论文讨论、项目选题等学术交流工作,20xx年我们积极申报第二批省“131”人才工程,申请引进院士级人才4人,国家“****”、杰青获得者、长江学者等层次知名学者35人,这一工作有力带动了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3、人才招聘突出“早”。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从20xx年9月即已着手组织,我们利用网络宣传,参加8大城市现场招聘会和12所知名大学校园招聘,目前硕士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63人,博士10人。
(二)树立了干事创业导向,初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1、按照学校制度建设要求和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工作需要,20xx年人事处基本完成了校内编制的核定方案草案,起草了《山西农业大学岗位职责及聘期考核方案(试行)》,基本形成了从二级单位编制数量核定、岗位职责明确、岗位竞聘程序、岗位聘任、聘期考核一条龙的工作体系。
2、严格考勤考核,修订了奖励绩效发放办法,与每一位职工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签订了聘期聘用合同,明确了岗位职责。
3、将工作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开展年度工作述职,并对副高以上人员年度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三)职称评审严格把关,明确导向
严把论文基本信息关、查重关、外审关、答辩关、评审关。坚持条件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确保公平公正。认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对论文进行查重、外审,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性作用,让老师们今后对论文的撰写,著作的发表都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和规范。
全年共评审聘任教授9人、副教授26人、讲师30人、实验师3人、图书助理馆员2人,图书馆员1人,编辑2人。
(四)狠抓重点,构建人事管理体系
按照学校制度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坚持构建科学、灵活的人事管理体系,狠抓重点,先后就高层次人才引进考核、博士后管理配套措施、博士引进扶持政策、学校奖惩考核机制、师德师风建设等几方面修订出台了《山西农业大学教师延退暂行办法》、《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暂行办法》、《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131”领军人才工程引进人才岗位津贴发放办法》、《山西农业大学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三、抓优质服务,能力水平实现与时俱进
(一)博士后优化结构,流动站喜添新兵
根据国家博管委的要求,在博士后进站人选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扩大全职进站人员的比例,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到更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流动站建设取得新的突破。20xx年我校新增园艺学一级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学校现有博士一级学科点博士后流动站全覆盖的'学科建设目标,为完善学科发展,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库做好了前期准备。全年组织在站博士后申报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项目24人次,获批面上二等资助3人,连续3年多人获得资助。
(二)选育各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
努力掌握各类人才选拔信息,及时通知到教师本人,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20xx年我校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3人,每人奖励特殊津贴2万元;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2人获得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17万元资助(其中1人获得省重点类12万资助),派出4人参加教育部的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组织了86名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的申报工作,36名新教师参加了教学能力测试和教学理论考试,为48名新教师办理认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在校内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组织152名20xx-20xx年新入校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参加了“校情师德师能”培训班,聆听了学校党委书记石扬令,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春明,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虎芳,副校长李宏全的精彩专题演讲,引人入胜,反应强烈。
与学校年终考核工作相结合,起草了《山西农业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考核。
(三)做好工资发放工作
加快推进工资审批进度,全年先后完成了职称、职务变动、薪级普调和补发等工作,集中完成了校内绩效津贴70%,工资30%,取暖费等核发工作,这都是在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范围广的情况下完成的。同时还及时完成了新进人员起薪、工人技术等级考试组织、临时工考核、离休干部护理费等核定发放工作。
(四)及时开展社保计生服务
全年及时完成了各类养老保险、残疾人就业安置、突发急诊、异地安置、参保退保、临时报销工作,全年缴纳各类保险金1361万余元,争取职工培训资金34万元。为退休长期驻外职工解决了定点医疗机构少的难题,及时为职工突发事件提供信息服务。
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国策,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书,20xx年我校计划生育率达到100%。根据国家部分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对申请生育二胎的教职工严格审核,并进行了公示,落实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经申报、核实、公示等环节后,对公示的181名独生子女退休父母中第一批次81人发放了一次性奖励。开展了独生子女家庭慰问工作,发放慰问品350份,组织了32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体检。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度还不完善。目前还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细化分类和长效的培养机制,对现有师资队伍的管理还没有制度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博士后待遇还缺乏奖惩激励和住房管理制度。
二是“三晋学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数量还尚缺,35岁以下青年拔尖人才也是空白。学校人才队伍总体数量与同类院校比较,还是影响学校战略转型发展的短板。
三是绩效分配制度激励效果还有待提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还缺乏更细化的考核机制来体现。
四是人事管理手段、数据处理还缺乏“大数据”思维,为学校作出战略判断所提供的高质量信息不够。
五、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培养和引进工作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明年乃至今后的重点是围绕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规划,加大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加大本校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和培养。
二是争取获批农学类学科的教授评审权,提升学校的青年优秀人才层次。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计划,结合“131”引进人才的引领,争取在自有人才队伍中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名家,并逐年扩大国外访学人员数量。
三是加快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改变现有效率不高、数据割裂的现状,加快信息整合,实现科学动态和实时的管理工作模式。
四是开展制度建立完善专题研讨,完善各类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在岗定期教育制度,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扶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人事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制。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2
回顾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工作,人事处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全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现将我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招聘工作:
结合我院教改及师资队伍现状,制订了《制定xx—xx学年度人才引进方案》,通过前程无忧、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各高校就业网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选择东北五校、山大、山师、山建筑、海大等部分重点高校参加其校园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会;有选择的参加了济南、青岛人才市场招聘会。
认真完善招聘流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简历,及时审阅、筛选简历,对符合要求的简历尽快送用人部门再审核;二是及时组织试讲,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导致的人才流失;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记录,如各部门收取简历总数、同意试讲/面试人数、合格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以便查询和分析。
截止xx-3-4,我院共收到简历5386份,同意并通知试讲727人,到校试讲276人,同意录用79人,已签协议51人(附表)。招聘任务完成过半。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教师资科
(一) 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 27 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 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最新高校人事工作总结范文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xx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本学期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级确认24人。包括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四个系列。其中助教16人、助师4人、助工5人和助管1人
1、及时准确的.提供教师所获的各项职称,奖励情况;
2、及时准确的提供教师的进出时间、请销假情况;
3、及时提供新进教职工的身份证及相关证件;
(二)加强与教务处的工作联系
1、了解本学期所开设的课程,掌握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如理论课时数、上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等。只有清楚掌握学时数,才能更好的核查并计算出教师的工作量
2、实验课的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与教师人数、课时量计发标准
工资科的工作和人事科、教务处的配合尤为重要,这两个部门提供的材料直接关系我院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这要求我们要与这两个部门积极沟通,及时掌握人员变动情况,了解学校课程的开设情况,在现行计算办法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更好的计算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好教师和学校的正当权益。
回顾上学期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作为处长,对三个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人员思想状况缺乏主动了解和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仍然存在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对本处的基本建设方面、三个科室之间配合缺少关注和及时协调解决。有时对院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尚存在执行不力,汇报不及时等问题。
在新学期的工作中,全处人员要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注重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分管院长领导下,齐心协力、勤奋工作,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3
一年来,人事处按照“办一流特色大学,创一流办学业绩”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称评审改革,持续注重民生改善,严格规范编制外用工,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人力支撑。
1.坚持政策理论学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积极开展政策理论学习,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党的八项规定,学习人事工作相关政策及文件,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
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建立和完善各项廉政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在各项工作中确保程序规范、公开透明。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做到廉洁做事,干净做人。
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失业保险变动300人次。发放年工资、各种福利1亿7千万元左右,发放绩效工资4000万元左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胜任力提升
20xx年,9名教师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3名教师入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教师被录取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新增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在职博士后进站5人。有30人参加网络课程培训,9名博士到黔西南州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组织了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组织了教师资格认定报名、教育理论考试、体检、教育教学技能测试等相关工作,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共计48人。
截止到20xx年底,我校拥有省、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8名,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45名。
5.积极推进职称评审改革,圆满完成职称评审工作
为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条例》,把职称评审的重心放在各教学单位,以此调动各教学单位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规范评审程序,使学院、学校两级评审推荐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有序。
今年,我校八个一级学科获副教授自主评审权。在自主评审时,严格按照省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校职称评审文件要求,严格程序,最后22名参与评审的教师全部通过。
20xx年职称申报共计359人,其中申报正高30人,副高164人,中、初级65人,审查、接收材料一万余份。通过河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正高12人,副高41人,中级41人。
6.持续改善民生
人事处对学校教职工近五年的津贴分配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和测算,在借鉴兄弟院校各类人员绩效工资发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我校20xx年津贴分配方案,在20xx年的基础上绩效工资总体提高20%。认真核查“吃空饷”人员,通过工资发放名册和编制、财政供养名册认真比对,详细统计,彻底清查,核实名单,落实到人,解决了多年存在的'顽疾。
7. 控制和规范编外用工,完善用工制度
严格控制编制外用工,规范编制外用工的管理,按照《劳动合同法》与编制外用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为编制外用工办理并落实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各种保险待遇。做到人人有合同,个个有档案,月月有考勤,年终有考核,使编制外用工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今年清退编外用工11人。
8.承办全省省直高校人事调配工作会议
6月初,河南省省直高校人事调配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处室领导以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70多所省直高校和教育厅直属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就省直高校人事调配工作有关事宜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大家集中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9.加强人才信息网建设,做好人事信息库工作
充分利用学校新闻网和人事处网站等平台,增强人事处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和透明度,保证人事管理与服务工作全面、全程、全方位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积极建设人事信息系统,推进人事办公节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4
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工作重心,以教师队伍补充和业务提高为工作基础,以“以人为本,精诚服务,公道办事,务实进取”为工作宗旨,按照20xx年工作目标任务书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书中的各项指标任务。
一、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神州学人》等新闻媒体发布“长江学者”招聘信息,有6名海外优秀人员应聘讲座教授。经专家评审,最终向教育部推荐“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1名,讲座教授候选人2名。
(2)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招聘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渠道宣传我校,积极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全年共收到应聘材料72份,接待来校考察、面试27人次。目前正式来校报到9人,正在办理手续4人,正在联系5人。
(3)向教育部推荐了15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候选人员。经专家评选,我校共有8人已经正式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截止目前,我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已达到28人。向陕西省人事厅和科协推荐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5人。
(4)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审,遴选出青年学术骨干36人,完成了“教学名师支持计划”和“推广专家支持计划”的申报工作。并对20xx年度入选学校人才支持计划的创新团队、拔尖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进行了中期考核。对在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了分析和反馈,确保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顺利实施。
2、加强高层次团队建设
(1)向教育部推荐了2支“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候选团队。这2支团队现已正式入选,截至目前,我校教育部创新团队已经达到3支。
(2)向教育部推荐20xx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候选项目1项。目前,该项目已被教育部、国家外专局批准为20xx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二期培育项目。
3、教职工出国研修
积极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全年共派出青年教师74名,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20xx年遴选了40名,已全部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西部项目录取13名;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项目录取4名。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养力度,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1)加强教师国内进修培训工作。全年共有92名教职工参加进修培训,其中教师81人,其他人员11人。教师进修中专业课进修16人,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5人,一般访问学者3人,教育部短期高级研修班、培训班49人,外语培训8人。
(2)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先后举办了四期校内英语培训班、三期雅思培训班和一期公派研究生项目英语培训班,有301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
(3)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依托机电学院举办了暑期科教人员培训班,依托生命学院举办了第2期暑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校内青年教师71人。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动手努力和实践技能。
(4)加强新教工岗前培训工作。在总结20xx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对20xx年85名新教工进行了系统的岗前培训,并组织新教工观摩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使全体新教工在上岗前熟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积极推进导师制。按照导师制规定为20xx年补充到教师岗位的58名新教工配备了指导教师,并按照《岗前培训规定》对新进教师进行了检查和考核。
(6)青年教师助教制经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已经完成了文件的起草,待进一步征求学院(系、部)意见后提交学校研究。
(7)加大青年科教人员学历提升的支持力度。20xx年有63名科教人员考取了博士研究生,33名科教人员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有47名科教人员获得博士学位,34名科教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截至目前,我校教师中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达到55.4%。
2、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毕业生选留工作
(1)20xx年共选留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44所重点大学和中科院科研院所的62个专业优秀毕业生75名,其中博士27人,占36%,硕士43人,占58%,博士、硕士学位比例为93%。博士、硕士比例均比20xx年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启动了20xx年毕业生选留工作。在研究生教育网、全国112所重点大学和中科院42个研究所的就业网站发布了我校20xx年人才需求信息,并组织专人到西安、武汉、南京、成都等高校相对集中的城市进行招聘信息的宣讲和发布。截至目前,共收到有效求职材料4000余份,在校内组织试讲30场次,共有339人参加试讲,其中博士101人,较往年有重大突破。现已上会通过5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46人。
3、积极做好20xx年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选拔工作
制定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计划》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实施意见》,从制度上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相关处室的积极配合下,我校共选拔128名候选人,获批122人,超额完成了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指标。由于我校工作出色,在10月份教育部召开的总结视频会上,我校介绍了选派工作经验。同时,根据项目的选拔条件和我校学科建设需要,从入选的学生中选拔了8名优秀学生与学校签定了回国工作协议书,使其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来我校工作。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5
过去的一个学年是在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全面以评促建、迎接本科合格评估,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学校董事会、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主管校长、书记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组织人事处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基本完成了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职责以及学校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部分人事师资工作
一、大力招聘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1、一年里人员流动与目前学校人员的实际状况
本年以来,学校从本科办学合格评估要求出发,引进专职教师,希望学校能够引进教师100人的目标,江校长亲自给学院院长布置动员,到目前已经进校各类人员47人。
自20xx年9月20xx年8月,参加师资专场招聘会3场(武汉、光大、交大),当场接受并整理书面简历总计约600逾份;洽谈网络平台4家,并最终落实2家,通过网络渠道收集的简历约900逾份,分阶段整理并下发各个用人部门总计约200逾份。
联系沟通应聘教师约100人次,最终上报校长办公室签字审批77人,进校72人,其中聘用合同43人,特殊劳动关系27人,外教2人;辅导员9人,教师33人,督导5人,其他行政等25人。教师和辅导员、督导47人,占进人总数65.3%;有博士9人,硕士33人,博士硕士学位占教师、辅导员、督导的89.4%;有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9人。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海市“柔性流动”政策,加强与兄弟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高级人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老师来校兼职上课或进行合作科研,建立起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专任教师队伍。通过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与学校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历、学位、职务、年龄、学缘等结构,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为此,在朱瑞庭副校长与人事处领导登门拜访后,江建明校长亲自接待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老教授协会领导和退管会领导,力图与上海地区相关学校建立退休返聘教师联系稳定渠道。
离校24人,其中聘用合同15人,特殊劳动关系9人;辅导员2人,均为聘
用合同人员;教师10人,聘用合同8人,特殊劳动关系合同2人;教辅1人,为特殊劳动关系合同;行政及其他11人,聘用合同5人,特殊劳动合同6人。离校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
以上反映出本学年学校人员流动情况比较正常,通过流动充分发挥各人的工作意愿和特长,学校得到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按照上海市人保局的相关规定,今年起所有涉及户籍的工作(包括居住证)一律不接待个人,必须全部由单位人事出面办理,截止目前办理人新办或续办上海市居住证20人次;20xx年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落户申请1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引进申报3人;居转户申报5人(其中1人已进入公示阶段);夫妻解困1人。
二、抓住机遇,将骨干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制度先行,保证了培养工作的重要工作地位
1、配套市教委“教师发展工程”项目的开展,学校连续颁发了四个重要文
件,进一步规范了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进一步调动教师的进修提高积极性,做到能够基本满足各学院、系、部一线教师的培养安排要求。
我校教师培养工作的创新点在于:我们以学校文件的方式明确了教师的培养是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主干基础课程的建设需要出发;是在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制定了个人职业发展近期规划的基础上,个人的要求与组织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情况下操作;学校保证100万的培养费,教师派出不受市里经费审批的限制,按照学校计划和需要派出以及派出教师学习期间的比较优惠的工资待遇等。前天、大前天在上海评估院进行的上海高校“教师发展工程”执行情况评估检查中,全市62所公办、民办高校,我校在规范管理、制度保障、创新组织选拔等方面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也是民办高校唯一作为典型受到认可的。
(二)、组织安排各项培训培养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1、继续组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20xx年国内访问学者7人、国外访问学者3人(目前1人正在国外访学,还有2人正在办理出国手续)、其他国外师资培训5人(其中1人学校派出)、产学研践习8人(其中4人学校派出),并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的督查工作。
20xx年度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名单已上报市教委,国内访问学者8人、国外访问学者6人(其中1人学校已派出)、产学研践习9人(其中2人学校已派出)。20xx年海外研修1人正在进行中。
2、指导青年教师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做好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申报和思想政治表现鉴定等一系列工作。20xx年教师申请教师资格证31人,取得教师资格证22人。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教师资格证“教学技能”培训22人。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能力”培训约40人。
3、组织安排20xx年新教工岗前培训,共有69名教工参加。每位新教师都递交了培训小结。
4、一年来取得硕士学位6人、现在读博士12人,在读硕士36人。
5、做好“强师工程”培训申报和检查工作,财务管理1人、人事管理2人、信息化管理2人、教学秘书管理3人、教学管理1人、国际交流管理1人、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1人、后勤保障管理2人,培训教师都取得合格证书。
做好“强师工程”培训系统数据采集、汇总和输入工作。(教职工的个人相关信息输入培训系统)
6、做好第一届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申报以及初赛、复赛的准备工作。我校6名教师参加初赛,其中1名教师进入入围奖、3名教师进入复赛。
7、组织安排20xx年市高校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入选者17名教师参加市科教党委组织的培训班。
8、协助做好20xx年18名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的申报工作。
本学年,学校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工作位置。学校将花大气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以“培养、考核、晋升”目标管理为一体,实施学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系统培养工程。学校将建立重点培养目标、计划及选派教师预备库,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的办法,经过评审、批准进行选派;要紧紧围绕学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和计划安排、结合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落实符合选派条件的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培养活动;每年寒、暑假二批派出,学校先期经费支付,同时积极争取市“教师发展工程”项目申报不受影响;加强过程管理,明确要求与责任,确保培养质量与效果。要保证长期为学校挑重担,上进心强、具有(争取项目、晋升职称)竞争力的中青年教师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有更多的培养机会。
为加强该对计划实施中的`过程管理,推进我校教师践习稳步进行,12月中下旬学校人事处领导与青年教师所在学院的领导、老师走访了5名教师践习单位。我们实地察看了教师践习工作的部门和环境,了解教师工作的内容和任务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与5家单位的领导以及带教导师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访谈中,践习单位普遍对市教委的这一举措非常认可,对高校教师践习表示欢迎,对我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充分肯定。企业十分重视教师践习安排,将他们放在分析、测试、设计、研发、应用等重要的岗位上,放手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教师通过一年脱产践习,理论联系实际,今后教学、指导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虽然践习时间不长收获却很大,要将在企业学到的知识融入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首批从国外访学回国的老师作汇报交流,带回学科前沿的研究信息引起听众老师的极大兴趣。
(三)、职称晋升工作
20xx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46人。经过校内外评审、聘任程序,学校正式聘任正高职务1人、副高职务10人、中级职务25人;本学年度青年教师初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12人;另外,学校内聘副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终身教授2人;20xx年上半年申报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人正在进行中。与去年一样,我们的高级职称晋升人数,仍然保持在上海民办高校中遥遥领先地位。
三、 学校又一次为教职工加薪。学校董事会、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工资平均提高12%,“四金”基数人均提高13%,年金人均提高10%,使得我校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保持在全市民办大学的中上水平。对于稳定队伍,招聘新人员起到了极大作用。通过近二年工资新制度的实施,我们找到了一条基本符合我校工作实际和发展政策导向要求的、学校领导和学院部门领导共同负责的、教职工大多数人基本满意的,而且操作比较简单、明了的工资增长规律和方式。
学校规范了脱产培养教师的工资待遇,实施规范各类人员的病事假的请假手续、待遇以及青年女教工生育工资补贴发放办法。
四、评估工作。力争从实际出发,尽量少折腾;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进行着思考和探索。制度与工作规范建设既是评估的要求,也是管理上层次的反映,我们已经完成了学校师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的整理汇编工作,正在文件的付印之中。
五、努力做好为教职工、学生服务工作
1、力争多上门、多请教、多沟通、多商量;
2、上一门课程,指导一批毕业设计学生,作一次学术讲座,参加一、二次监考和参加学生学风服务队工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的规律把握不住,真正符合我校发展需要的、科学的、均衡的,即符合目前学校的办学需要,也能够保证学校办学长远目标实现的师资队伍结构仍然吃不准;
2、针对目前办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解决的部分不多;
3、还是服务不到位,为学院、为基层考虑的不多。
第二部分 组织部、统战、纪检工作
一、主要工作业绩:
(一)、学生党建实现转移到以质量建设为重点的轨道:本学年发展党员786
人,比去年同期减少81人。根据中央和上级精神,培养发展党员重在质量建设,重在扎实培养和严格的入党把关。
一方面加强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压缩三分之一发展计划。在培养力度方面,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党校学员参观钱学森图书馆,组织学员代表赴东华大学参加学习十八大知识竞赛,在党校培训中组织开展中国梦演讲和学习十八征文活动,开展微型党课活动,安排引导自学,提高理论学习自觉性;制定学生党建规范化建设,抓计划拟定和落实,重视材料审核、培训等重要环节;积极探索把学生党建延伸到社区,形成以社区建设为纽带,以学生党建为核心,以社区辅导员、带班辅导员协调配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的新的辅助平台。
(二)、开展创先争优总结,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总结三年来创先争优工作成效,开展评选五好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活动。鼓励各单位突出工作特色,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党支部对照“五个一”要求,组织开展对标分级、进位争先、评选先进党支部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党员进行个人总结,开展党内交流和向群众汇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总结,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探索长效机制建设。
(三)、组织机关学风建设服务队,发挥机关党组织在推进全员育中的表率作用。联系学校实际,以双结对为纽带,构建机关党组织(各部门党支部)联系学院、机关人员结对班级服务平台,机关党员带头与班级结对,形成机关学风建设服务队,在结对中创先争优,落实全员育人活动。107位机关人员参与,党委书记、副校长带头参加,涉及92个班级。这项活动也带动机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改变机关形象;目前多形式的双结对活动正在深入。如第五党支部(科研外事),结合部门职能,在结对中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创新项目,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他们专门针对提高数学课学习成效展开研讨,帮助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同时,为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强指导和服务。第一党支部(校办)等,通过勤工助学活动,构建联系学生渠道,帮助解决学生管理服务中的问题。第二党支部(组织部)通过听课、参加班级读书活动等联系同学。通过这一活动,广大机关人员深入一线了解教学工作情况,在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自觉性。
(四)、以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统战工作为载体,推动学校民主建设。在校党政领导下,用好民主生活会制度和统一战线工作制度,深入基层座谈和发送征求意见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实实在在地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虚事做实,推进工作;将民主生活会收集的群众意见和整改方案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把民主生活会与推进党务公开结合;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活动,听取学校建设发展意见,集中各党派智慧,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五)、注重工作研究,提高工作水平:承接教委系统两个党建课题,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党建工作科学化研究。目前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被列为重点支持课题,负责牵头四所民办高校开展研究。同时,围绕迎评促建,探索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制定管理干部培养规划、总结师德建设经验,分析师德建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六)、注重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作为组织部、机关总支,加强自身建设很重要。建设服务型机关首先要从我们部门自身做起。因此,注重结合部门职能,多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努力以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在政策规定范围内,满腔热忱做好服务,努力为师生成长创造条件。如利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机制,深入学院召开座谈会,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利用有关平台,推荐老师参加学习培训和评奖评优等。
二、主要不足:
一是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指导不够。由于组织培训工作难度大,组织人员学
习不容易,同时,也担心因会议增加基层负责,思想上有畏难情绪;
二是深入基层还不够。尽管千方百计利用机会深入基层,沟通情况。但全校上下都很忙碌,有时顾虑较多,自身主动性也不够;
三是对外学习交流不够。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6
时光荏苒,寒冬已至,一年的工作已临近尾声,正是对整年工作回顾与总结的最好时机。对全年工作的总结就好比万物在寒冷的冬季储蓄养料,只有不断地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突破。
我于今年二月底入职到郑州广播电视学校认识教育部,从事文职工作。作为一名前军队体育工作者,对高校文职工作并不熟悉。初到学校时,我感觉一切事物都是崭新的,从工作环境,同事,再到工作内容都需要我去接触,去理解。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熟悉业务,还要从中找出正确高校的工作方法。我非常感谢领导及每位同事在此期间对我的关心与帮助。领导不仅给予我细致的指导,还付出了十二分的耐心,不但使我在工作中进步迅速,更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我今年主要负责两项重要工作,下面对其进行一一总结。首先是今年我校教师首次报考高校教师资格工作。此次报考高校教师资格,共有一百二十余名教师报名参加。我全程负责全部教师的报名与考试工作,其间还对全部报名教师所提供的报考材料进行细致的'收集与审核。由于这是我校首次开展高校教师资格报考工作,所以报考人数多,报考材料数量庞大都给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但由于此次资格考试不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认真为教师报名,反复检查审核报考资料,杜绝出现任何疏漏。办理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时,及时与教师资格管理办公室沟通,第一时间为教师解决难题,做到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其次,我今年负责的第二项工作是教师档案管理,其中包括新入职教师的档案装订机全部教师档案的分类登记与目录制作。这是一项耗时较长并要求较为细致的工作。由于教师档案对于教师本人和学校工作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分类整理时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确保教师档案完整有序,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虽然此项工作还在继续,但大部分档案已经分类明确,记录详细,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一年的工作不仅收获了成果,同样也是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入职时间较短,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我希望通过两个方面来改善这种情况。第一是通过实践,总结一定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第二是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文化学习,丰富知识,使自己在思想意识上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即将到来的一年中,我希望继续发扬优点,改善自身不足,秉承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3篇05-25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5篇[实用]05-15
高校人事科学期工作总结07-17
人事的工作总结09-30
人事的工作总结09-30
人事月度工作总结10-07
人事终工作总结03-15
单位人事的工作总结10-15
人事半年工作总结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