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第一季度工作总结通用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第一季度工作总结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第一季度工作总结通用1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及早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年活动。截至3月底,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6起,死亡8人,受伤60人,直接经济损失19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35%、60%、46%、363%。全市各类事故死亡8人,占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47人的17%,在控制进度范围内。
一、第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早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把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安全生产列为社会管理创新六大行动之一,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春节前,市上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重点企业和单位开展调研和现场办公,主要就重大建设项目安全保障、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以及城市供水、交通安全、应急队伍等进行全面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市政府与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市安委会办公室制定下发了《金昌市创新社会管理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金昌市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确定了今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和任务。
(二)坚持安全发展,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我们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为核心,坚持稳中求进,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切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一是修订完善了《金昌市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突出各级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责,切实解决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的问题,保障各级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各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
二是通过严格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实施分类指导和重点监管、警示约谈等行之有效地办法,督促企业主动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市安委办制定了《金昌市安全生产约谈制度》,扩大了约谈级别和范围,已约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家。
(三)强化监管监察,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各级政府、各部门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事前防范和化解能力。一是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整治。我们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狠抓落实,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订隐患排查标准,积极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元至3月份,全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排查一般隐患2741项,已整改2709项,整改率98.8%。二是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各级政府、各部门不断推进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各级安监部门在执法检查中查出一般隐患475项,已整改437项。针对永昌县油脂化工厂在居民区储存溶剂油重大隐患,市、县组织联合执法,监督企业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月底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对全部煤矿矿井进行了系统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理。三是严格实施行政许可。坚决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企业投入生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建设行为。四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全面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严格按照标准验收。年前市县政府联合对全市22对煤矿矿井进行了系统检查验收,因各矿井均未按照规定完成五大系统建设,达到安全标准化要示,均未通过验收,继续停产整顿。
二、第二季度工作重点
为认真总结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深刻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市安委会决定在4月中旬召开第二次安委会会议。在第二季度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宣传贯彻国务院40号《意见》精神。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并通过培训班、宣传栏、黑板班、安全征文、演讲等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深刻领会和认真执行国务院40号《意见》精神。
二是继续深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广泛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切实从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坚持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各级政府、各部门强化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肃事故查处,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坚决落实防范措施。
三是不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按照年度工作安排,煤矿、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全面开展专项治理。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制订实施全市打非治违行动方案,各行业牵头部门抓好落实,坚决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巩固和扩大打非行动成果。
四是大力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在全市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企业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切实开展企业班组建设和作业现场管理活动,不断推进企业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企业第一季度工作总结通用2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654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70005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024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一、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据全国11万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xx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减少0.3%,小麦减少0.8%,玉米减少4.0%,大豆增长8.1%,棉花减少0.7%。目前,全国冬小麦长势良好,一、二类苗播种面积比重达到84.8%。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249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1468万吨,增长0.2%。生猪存栏41095万头,同比增长0.1%;生猪出栏19149万头,增长0.2%。
二、工业增速明显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2%,集体企业增长0.5%,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9%。工业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2.0%,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6和5.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快2.6和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2%。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1―2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3%。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57亿元,同比增长31.5%,比上年全年加快23.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2%,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较高
一季度,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速明显回升。3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2%,比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1个百分点,景气度持续较高。其中,零售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和保险业等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3777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33087亿元,增长13.6%;民间投资57313亿元,增长7.7%,比1―2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335亿元,增长19.8%;第二产业投资35094亿元,增长4.2%,其中制造业投资2932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投资56349亿元,增长12.2%。基础设施投资18997亿元,增长23.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6%,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06081亿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1―2月份收窄5.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2015亿元,同比下降6.5%。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87%。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292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1.2%。房屋新开工面积315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8.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9035万平方米,增长19.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3182亿元,增长25.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0.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7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810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1745万平方米。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5666亿元,同比增长11.5%。
五、市场销售基本稳定,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23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7460亿元,增长7.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398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426亿元,增长11.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9196亿元,增长10.8%;商品零售76627亿元,增长9.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35248亿元,增长7.9%。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4.8%,通讯器材增长11.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7.3%,家具增长12.6%,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4.8%。3月份,社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4%。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4045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674亿元,增长2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六、进出口较快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986亿元,同比增长21.8%,上年全年为下降0.9%。其中,出口33268亿元,增长14.8%;进口28718亿元,增长31.1%。进出口相抵,顺差4549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3.2%,占进出口总额的.56.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5.1%,占出口总额的58.1%。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一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和印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7%、18.7%、19%、69.3%和27.7%。3月份,进出口总额23142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12393亿元,增长22.3%;进口10749亿元,增长26.3%。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27946亿元,同比增长10.3%。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0737亿元,增长12.9%。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上涨1.2%,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交通和通信上涨2.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猪肉价格上涨0.9%,鲜菜价格下降18.8%。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2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4%,上年同期为下降4.8%。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比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4%;3月份同比上涨10.0%,环比上涨0.5%。
八、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同比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收入增速比GDP增速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067元,同比名义增长6.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96元,同比名义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2月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253f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54万人,增长2.7%。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3483元,增长6.4%。
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原煤产量同比下降0.3%。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6.4%,降幅比上年末扩大3.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下降,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1元,同比减少0.28元。短板领域投资加快,一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48.1%、27.4%、24.6%和18.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8.9、18.2、15.4和9.1个百分点。
企业第一季度工作总结通用3
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体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明显。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1.33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0和1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四(见表一);工业增加值18.5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回落2.2和16.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五。
(二)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前三季度,全县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0.66亿元、90.67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5.3%和74.7%,增速分别为15.2%、2.7%,轻工业增速高出重工业12.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当前全县重工业增长动力尚未恢复。
(三)近五成行业增长较慢。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25个行业大类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文教用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9个行业总产值同比呈现下降;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电力供应业等3个行业总产值增速在0至5.6%区间,低于全县水平,增长较慢;仅13个行业总产值增长快于全县平均水平。
(四)主导产业呈现“二降二升”。前三季度,总产值超10亿元的行业有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分别为11.18亿元、15.97亿元、46.18亿元和10.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9%、-28.4%、18.4%和-3.8%。这四大行业前三季度累计产值83.56亿元,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贡献了2.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3.0%)低了0.9个百分点。
(五)区域发展不均衡。前三季度,各乡镇(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最快和最慢的差距达77.9个百分点,区域发展不均衡。
(六)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位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驱动引擎的作用日益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位居全市第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位居全市第三。这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二、当前工业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工业生产增长后续动力不足。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整体趋紧以及企业联保负面影响的延续,我县工业增长缺乏动力。一是停产企业多。前三季度,我县11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因各种原因关停的企业有16家,这16家企业去年前三季度累计产值16.67亿元,影响我县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3.7个百分点,其中,万通革业8.06亿元,影响规上工业增速7.0个百分点。二是新增企业数量少,前三季度,全县没有新入规企业,10月份仅有2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家,新投产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二)重点行业支撑力下降。前三季度,总量位居前四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83.56亿元,增长3.0%,增速分别比规上工业和去年同期低2.6个和17.2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77.5%下降到今年1-9月的38.0%。
(三)同期基数逐季走高。20xx年1-12月,全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7.06亿元,各季度依次实现产值:28.2亿元、39.9亿元、44.9亿元、54.1亿元。在新的经济增长点缺乏和同期基数逐季走高的双重压力下,今年四季度工业经济的下行压力增大。
(四)企业盈利空间不断收窄。订单不足、价格下跌和成本上升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盈利空间不断收窄,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一是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4%,高于主营业务收入(6.1%)0.3个百分点;人均劳动报酬由上年同期的3041元/月/人提高到3657元/月/人,同比增长20.3%。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前三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增幅较上半年回落了5.1个百分点。二是亏损面和亏损额双双上升。前三季度,全县亏损企业4家,比去年同期多2家,亏损面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07万元,同比增长1.6倍。三是产能过剩矛盾仍较突出。据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专项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约是76.7%,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占被调查企业总量的44.2%。
一、全旗一季度安全生产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旗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呈现两降一升特点,即事故起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下降,死亡人数略有上升。
(一)事故总量下降
全旗共发生各类事故12起,同比减少4起,下降25%;死亡4人,同比增加2人,上升100%;直接经济损失88.3万元,同比减少33.6万元。
(二)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呈稳定趋势
工矿商贸企业无事故发生,与上年同期持平。
(三)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上升
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起,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上升250%;死亡4人,同比增加2人,上升100%;直接经济损失72.4万元,同比增加67.4万元,上升13.48倍
(四)消防火灾事故呈下降趋势
共发生火灾事故5起,同比火灾起数减少9起,下降64.29%;直接经济损失15.9万元,同比减少101万元,下降86.38%。
二、一季度各类伤亡事故通报
(一)1月31日17时35分许,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汤新明驾驶蒙k24460重型货车与沈阳市姚文哲驾驶的辽a79427号小型客车正面相撞,造成姚文哲当场死亡。
(二)3月7日17时40分许,杨保胜驾驶蒙b41497号大型普通客车因采取措施不当,撞在靠道路右侧停放的吴利华驾驶的蒙m06251号重型普通货车尾部,造成客车上2名乘车人死亡。
(三)3月7日下午14时30分,赵灿红驾驶辽cb0672陆虎牌小型越野车与王志强驾驶的蒙l15235号大型客车迎面相撞,造成辽cb6072越野车乘车人于涛当场死亡。
(四)2月20日发生因小孩燃放烟花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
(五)3月16日发生因违章焊割作业引起火灾。
三、各类伤亡事故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一)道路交通:一季度道路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全旗各类事故总数的58.3%和100%。主要原因是车辆驾驶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驾驶员素质偏低,疲劳驾驶等。
(二)消防火灾:一季度消防火灾事故较去年同期得到有效遏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有大幅度减少。
四、一季度安全生产主要工作
(一)、复工验收。结合我旗实际制定了《20xx年全旗煤矿复工验收标准》和《20xx年企业复工验收工作方案》,成立了复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验收范围、程序和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按照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把关口,积极开展复工验收工作。对于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安监局以正式文件下发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完善。目前,根据企业申请,已有39家企业经验收组验收复工生产(其中煤矿16家、非煤矿山17家、危化6家)。
(二)、根据阿盟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部署,组织工作人员对《阿拉善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开展全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20xx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等讨论稿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上报盟安监局。
(三)、召开全旗工业经济、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两个责任制。会上,表彰奖励了20xx年度安全生产成绩突出单位和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并与各苏木镇和相关部门签订了20xx年安全生产责任状。
五、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盟委行署及旗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精神,全力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负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职能部门的执法意识,依法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各类伤亡事故,加大行政责任追究和行政处罚力度。
(三)、矿山企业由于目前正在复工验收阶段,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但是随着各企业相继复工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企业要以瓦斯、透水等为主要内容及时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严格的预警预报机制,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加强通风管理。非煤矿山露天企业要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在危化企业要广泛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新建企业必须履行三同时,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四)、各相关部门结合当前春季安全生产的特点,着力解决好道路交通、各类生产和运输等重点行业和环节,同时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五)、加强防火安全工作。春季风大物燥,是各类火灾事故的易发期,公安消防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宾馆、饭店、商店(场)、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管,加强火源、电源安全管理,落实严格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消防安全。
(六)、认真贯彻落实盟、旗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当前阿左旗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和解决办法,推动全旗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
【企业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第一季度工作总结06-15
第一季度工作总结08-17
第一季度工作总结06-23
企业财务部第一季度个人工作总结04-30
员工第一季度工作总结06-08
第一季度采购工作总结04-27
第一季度销售工作总结04-29
个人第一季度工作总结05-01
销售第一季度工作总结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