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网>教师>高中教师>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24-07-17 16:40:42 高中教师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我是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听说体育课因故不能上,同学们都不高兴;如果语文课不能上,则喜形于色。对此我并没有责怪学生,我深知他们不是不愿意学语文,而是语文课没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为此,我也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试着发挥教师的创造精神,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些、活泼些,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最后结果仍不尽人意。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我拿到了翟京华老师编著的《挚爱—我的教育教学之根》一书。顿时眼前一亮,好像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目录,其中的内容正是我现在想要学习的。于是,我便认真地读起每一章每一节,从中学到了怎样精心巧妙的设计导入语和小结语;怎样精于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高高兴兴地上语文课,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工作的一大难题。下面就其对我的帮助谈谈体会。

  一、设计好激情入趣的导入语

  现在回想起我以前上课时的导入语,真的是有些千篇一律,大多都是:“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课”或者“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多次重复的这样提问,难免就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从而使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也低落了许多。难道他们真的是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经过我个别了解,他们不是每一节语文课都不喜欢上,而是对千篇一律的导入语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对课文内容也失去了兴趣。

  究竟怎样才能为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导入语呢?我从翟老师在《丛书》中分析的几篇课文受到了启发。原来不同内容的文章要用不同的导入语。像《麻雀》这样一篇赞扬感人至深的母爱的文章,可以通过讲和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来打动学生。也就是以情见长的文章,可以情入境;像《雨》这篇课文可以用猜谜语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也就是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可以趣入课;再像《珊瑚》这样一篇学生都很陌生的课文,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再向学生质疑的方法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积极求知的愿望,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也就是有一定难度、能引发探索之趣的课文,可以疑入课。还有像解题入课、以奇入课、介绍时代背景入课等等方法。

  看完这段内容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有这么多。欣喜之后,我又认真的把教材中的课文仔细地分析了一遍,给每一篇课文都设计了不同的导入语。

  第二天我便把从《丛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教学中。这天我要讲的正好是《小鸭》这篇课文。我在讲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都生活在城市,对这个生活在农村的小动物会有一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仅靠书中的文字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于是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来导入新课。一上课,我神秘地对同学们说:“肖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大家赶快去找一找吧。”一听这话,同学们立刻跳出座位四处寻找,正当大家都在忙着寻找的时候,一名男同学兴奋地叫了起来:“我找到了!”同学们闻声都围了过去。只见他们有的摸、有的抱、有的追、还有的站在一边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好不热闹的景象。看到这种情景,我想时机已经到了。于是,我把这位新朋友请上了讲桌。随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新朋友叫什么吗?”正如我所料,有的说是鸭子,有的说是鹅,还有的说是小鸡。我并没有立刻告诉他们这是什么,而是又接着问:“他走路的时候什么样?长什么样子?它的毛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各抒己见,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都说了出来,有些同学还用动作来表演。这时我兴奋地告诉学生:“你们的这位新朋友被写进了书中!”同学们一听,都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位朋友的。于是我便在很自然的情境中把学生引进了今天的这节课。这回,使我真正的感受到了翟老师所说的:好的导入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二、设计好画龙点睛的小结语。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有先声夺人的开头,更应有“画龙点睛”的结尾,给学生留下回味无穷,遐想联翩的余音。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收好这个口呢?

  翟老师说:“画龙点睛”的结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结尾时教师可以巧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教学过程再起波澜;可以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咀嚼、思考、领悟;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手段去欣赏这篇课文的立意美、情感美、语言美;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读学说,从读学写,对本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强化。也就是延伸扩展、回味思考、欣赏品评、借鉴模仿这四种方法。

  一次,我在讲《松坊溪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欣赏品评”这种方法。在阅读总结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一幅平时松坊溪的美景图,再配上朗读录音教材,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在松坊溪的小石桥上,看到了色彩斑斓的小溪石、溪水以及溪中的倒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感受到南方高山地带小山村的美景;接着再出示第二幅图,画面是雪后松坊溪的美景图,随后问学生:“当看到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松坊溪时,你又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结尾,运用多种手段,把语言形象、画面形象、音乐形象紧密结合起来,使文、曲、意、情融为一体,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真正地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还有一次,我在讲《脚印》这篇课文时,采用了“借鉴模仿”这种方法。在课结束时,我渗透读写训练,出示有小鸡、小马、小狗、小鸭这样一幅图,告诉学生:雪停后,不光小鸡、小狗在雪地里跑,小马、小鸭也出来了,你们看一看,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在学生说出:“你看,你看,我会画月牙!”;“你看,你看,我会画枫叶!”之后,立刻出示课件反馈。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让学生用“会”这个词练习了说话。正当学生为自己的精彩回答高兴时,我又鼓励地说:“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真聪明!你们能不能也当一次小作者,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小鸭、小马写进书中呢?”同学们一听,各个来了神儿,都纷纷的举手。有的写小鸡和小马的对话、有的写小鸭和小狗的对话、还有的写小鸭和小马的对话……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一练习为今后的写作训练打下了基础。最后我还对学生进行发散训练,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你知道的其它一些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和同学们交流。通过此种结尾的方法,不但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使整节课进入了高潮,为形成技能打下了基础。

  三、精于施教,培养创造能力。

  要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就要创造性的教。在我学习了《丛书》中的“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创造”一节后,结合本班学生有时会出现思维滞涩的现象的特点,我开始了细心的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是由于知识经验缺乏、思维方式单一、思维定式束缚造成的。于是我便在平时的讲课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例如,我在讲《草原》一课时,课后练习的第3题是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其中一句是“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因为例句讲的是自然景物,开始时同学们的造句几乎都从这一方面去考虑,什么“天是那么蓝,山是那么青”、“湖面是那么平静,湖水是那么幽深”……我为了转移学生的思考角度,引导说:“谁能从其它方面考虑一下这个句子的说法呢?除了自然景物还有别的吗?”课堂里顿时沉默下来,思维呈现滞涩状态。片刻之后,学生们找到了新的角度:“老师是那么可敬,同学是那么可亲。”“邱少云的意志是那么坚强,品质是那么高尚。”……学生的思维角度从自然景物转到人的精神面貌,这时,我又设法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找到了新的角度;“在学校,班主任王老师那么关心我;在家里,爸爸妈妈又那么疼爱我,我真是泡在蜜罐里的甜娃娃!”“张老师讲课思路那么清晰,语言那么生动,我真佩服他……”

  翟老师的这本《丛书》就像一位无声的教师在指导我工作,使我在教学中受益匪浅。此外,通过对《丛书》的学习,我也认识到要想切实的当好一位语文教师,真正的使学生高高兴兴地上好每一节课,就应从备课入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每一课书、每一节课成为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的颗颗火源。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学习了翟老师的《丛书》后的几点浅显认识。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工作之余我还会反复的阅读,从中汲取一些教学经验。今后在工作中我还会多交这样的“良师益友”,多像老教师请教,多与同行共同切磋,博采众长,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高高兴兴地上。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7-09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7-15

高中语文老师个人工作总结07-16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04-08

(必备)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7-11

(精)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7-15

(荐)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7-17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优秀】07-10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华)07-16

(精)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7-13